🎨 饱和度与明度搭配笔记
🟠 一、饱和度与明度搭配
🔸 1. 搭配技巧
🔹 饱和度与明度的关系
- 共同决定原理:人眼感知的色彩鲜艳程度由饱和度和明度共同决定,二者需要协同考虑。
- 极端亮度影响:在很亮或很暗的区域(如高光/阴影),色彩会显得发白或发黑,此时调整饱和度效果有限。
- 明度优先原则:要使颜色更醒目,通常需先调整明度(如降低高光区亮度)再调整饱和度。
🔹 饱和度与明度的搭配方式
- 中间影调规律:
- 提亮操作会减弱色彩鲜艳度(相当于添加白色)
- 压暗操作会增强色彩鲜艳度(如使用曲线工具降低曝光)
- HSB 模型特性:Photoshop 中亮度值 100% 是该色相/饱和度下的最亮色,并非纯白。
- 高低错落原则:优秀图像中饱和度和明度应呈现差异化分布(如主体高饱和 + 背景低饱和)
🔹 实战案例解析
- 暖色主体(火车):保持高饱和度(黄色调达 70%+)
- 背景元素(天空/车厢):降低明度与饱和度(如蓝色天空饱和度仅 20–40%)
- 明度梯度构建视觉层次:背景亮度 40–50 vs 主体亮度 66
🔹 建立照片分析卡
色彩/饱和度分析:
- 双互补色搭配:橙黄–青蓝,红–绿
- 饱和度层级分布:
- 天空:20–40%
- 草木:50–60%
- 主体:70%+
- 明度控制:压暗背景突出主体
使用直方图分析亮度:
- 最暗部分:亮度值 2(阴影)
- 最亮部分:亮度值 7(布料)
- 明度对比示例:
- 天空亮度 4–5 vs 门框亮度 3–4
- 主体高光 6–7,增强对比
LAB 色彩分析:
- LAB 比 HSB 更能准确反映真实亮度
- 色相分布示例:
- 天空:209° 青蓝,饱和度 45%
- 草木:90° 黄绿,L=41,饱和度 57%
- 主体:42° 橙红,L=66,饱和度 70%+
色彩构思总结:
- 色相:暖色主体 vs 冷色背景
- 明度:主体 L=66 vs 背景 L=40–50
- 饱和度:主体 70%+ vs 背景 20–40%
- 背景应避免高饱和干扰主体注意力
色卡与直方图的重要性:
- 彩色色卡 + 黑白直方图 = 精准分析
- 避免主观误判,建议初学者使用工具辅助
🧰 2. 辅助工具讲解
🖼️ 截图与图片下载
- 推荐工具:Snipaste(轻便、支持贴图)
- 快捷键设置:
- 默认截图:
F1
(Windows 需配合Fn
) - 自定义截图并复制:
Ctrl + F1
- 贴图快捷键:
F3
- 默认截图:
- 保存设置:
- 默认 PNG,可切换为 JPG
- 支持自动保存路径和命名规则
- 图片下载方式:
- 使用浏览器插件如 Fatkun 批量下载图像
- 可从 Edge 商店搜索“图片下载”获取插件
🎨 Adobe Color
功能亮点:
- 创建五色配色方案
- 支持类比色、三元群、补色、分割补色等调和规则
- 可调整色相、饱和度、亮度
从影像提取颜色:
- 上传图片,系统自动提取主色
- 支持手动调整取样点
- 输出 16 进制色值,可导出为色彩主题
🖌️ PS 分析
分析步骤:
- 打开图片与色卡
- 使用拾色器记录 HSL/Lab 数值
- 分析分布规律与层次
关键指标:
- 色相 H:0–360°
- 饱和度 S:0–100%
- 明度 L:0–100%
- Lab 值:专业色彩模型
实例:青橙调:
- 色相互补:180° 青 vs 30° 橙
- 饱和度:主体 70–97%,背景 11–50%
- 明度:天空 69–86,地面 3–6,人物 2–8
分析卡包含:
- 原图参考、色卡、黑白影调、直方图、完整色彩数据(HSL/Lab)
应用价值:
- 理解摄影用色习惯
- 指导前期色彩构图
- 后期调色依据
🧩 二、色彩分离与搭配要点
🟡 色彩分离技巧
- 使用色彩卡分析作品的色相与明度特征
- 案例教学+互动讲解,带着分析学习搭配方法
🟡 搭配补充要点
- 实用小技巧分享
- 强调工具辅助:色彩卡/Photoshop/色轮
- 多位摄影作品对比讲解搭配原则
📚 三、知识小结
📌 知识点 | 📖 核心内容 | ⚠️ 易混点 | ⭐ 难度 |
---|---|---|---|
饱和度与明度搭配技巧 | 饱和度+明度决定色彩鲜艳度,极亮/极暗区域要先调明度 | 高光加色需降明度 | ⭐⭐⭐ |
色彩模型(HSB vs. LAB) | HSB 中亮度非白,LAB 更精准 | HSB 亮度与白混淆 | ⭐⭐ |
色彩分析方法论 | 建立色卡+直方图,用工具辅助判断 | 主体/背景差异化设计 | ⭐⭐⭐⭐ |
实战案例分析(青橙对比) | 分离补色,主体高饱和,背景低 | 明度对比:天空亮、人物暗 | ⭐⭐⭐⭐ |
工具使用技能 | 截图→配色提取→PS分析→整合 | LAB 与 HSB 适用场景判断 | ⭐⭐⭐ |